正確使用制酸劑:五要、五不原則 許多民眾常服用的胃藥是一種制酸劑,但是其中有些成分可能會導致脹氣、反彈性胃酸分泌、腹瀉或便秘等副作用,未經醫囑亂吃制酸劑反而會引起腸胃不適。 Ø 五要: 1.要知風險 要知道長期使用制酸劑(胃藥)會造成胃酸不足、影響營養吸收,導致胃腸細菌過度生長而增加感染等風險。含碳酸氫鈉的制酸劑,可能會造成腹脹;含鋁的制酸劑,可能會造成便秘;含鎂的制酸劑,可能會造成腹瀉。 2.要看標示 要看藥品的藥盒或仿單(說明書)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並按藥袋、仿單(說明書)或藥盒的指示服用藥品。 3.要告病況 要告知醫師,是否曾對藥品過敏、是否有胃腸潰瘍、高血壓、腎臟疾病、骨質疏鬆、失智等疾病,及是否有同時併用其他藥品。 4.要遵醫囑 要依照醫師、藥師所給予的相關指示用藥。 5. 要問專業 服用制酸劑(胃藥)後,如有任何不適症狀(例如過敏),或服用制酸劑3天後腸胃不適的症狀未改善,請與您的醫師、藥師聯絡並儘快就醫。 Ø 五不: 1.不要求 不主動要求醫師開立制酸劑(胃藥),絕大部分的藥品不會引起腸胃不適,是否需使用制酸劑(胃藥)應由醫師判斷。 2.不併用 不擅自併用制酸劑(胃藥),以免影響其他藥品的療效,服用前應聽從醫師與藥師建議。 3. 不長期 腸胃不適時,可以短期服用制酸劑(胃藥),是否需長期使用應由專業醫師評估,因為長期使用制酸劑(胃藥)可能會影響心血管系統、腎臟功能及增加感染風險。 4.不刺激 不食(使)用刺激性的物質(咖啡、菸、酒、檳榔、辛辣食物等)、少吃甜食、不暴飲暴食,應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以及紓解壓力等,可避免胃酸過度分泌。 5.不亂買 對於來路不明藥品,應遵守「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之用藥五不原則。如有輕微的胃部不適,可先諮詢醫師或藥師,如需購藥應至有藥師執業之合法藥局購買。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