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期:102-04-01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梁嘉琳

一、  臺灣高齡化社會的來臨

臺灣自82年起己開始邁入高齡化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處之「內政統計通報」所述,截止99年底,65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己達10.72%,老化指數達68.64%,為近3年間大幅上升10.5個百分點。雖然99年臺灣老化指數較已開發國家之94.12%為低,但較全世界之29.63%及開發中國家20.00%為高,如美國、紐西蘭及其他亞洲國家(內政部統計處,2011)。

二、  金門縣人口的增長

金門縣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的一個縣,位於福建東南邊近海,地理位置較鄰近福建省廈門市,但相對較遠離臺灣本島。金門縣共含三鎮三鄉,分別是金城鎮、金湖鎮、金沙鎮、金寧鄉、烈嶼鄉及烏坵鄉。近幾年間,金門縣的總人口數隨著本地的開發,遷入的人口快速增長,從88年的51,731人增長至98年的93,803人,可見金門縣於近幾年因本地優質的生活環境及豐富的社會福利,吸引了眾多的臺灣本島居民紛紛遷入(內政部統計處,2010)。除此之外,金門縣政府近幾年不斷地推動養生醫療健康島、大學島及觀光休閒島等計畫,促進更多居住在臺灣的金門年老居民及後代規劃遷回金門定居,特別是已退休之中老年及老年居民,大多希望回到金門養老。因此,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的人口統計發現,金門縣於88年度65歲以上之老年人人口共計6,672人,但於98年的人口統計中得知,65歲以上之老年人人口已增長至11,337人,共成長2.59%(內政部統計處,2010)。可見,金門縣的老年人人口已有增加的趨勢,這除了可歸因於全世界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另外也可歸因於金門縣優厚的社會福利資源,因此,吸引了不少人願意遷來金門縣當金門人。

三、  老年人自殺死亡率上升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99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所述,99年國人自殺死亡人數為3,889人,居國人主要死因之第11順位,較上年減少6.1 %;但依各年齡組自殺死亡率的分析來看,歷年來自殺粗死亡率有隨年齡之增加而增高的趨勢,尤其以65歲以上者最高,增加5.8%,而其餘各年齡組卻呈現減幅(行政院衛生署,2011)。可見,在這高齡化社會中,老年人自殺死亡之議題不可忽視。

四、  老年人憂鬱症之盛行率

根據本局於99年度的自殺通報個案統計分析,發現65歲以上老年人的自殺原因以「久病不癒」與「有憂鬱症病史」為最多;而且,眾多研究發現憂鬱症與自殺有很密切的相關。因此,若能針對老年人族群提早發現患有老人憂鬱症的老年人,就可防治老年人自殺的危險。

隨著老年人人口大幅增長,增加了社會對老年人族群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的重視,特別在心理衛生方面,則開始了對老人憂鬱症的關注。根據莊凱迪和蔡佳芬(2008)對國內外文獻回顧所述在美國猶他州的社區流行病學調查發現65至100歲的老年人當中,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點盛行率約為3.7%,其中男性為2.7%,女性為4.4%,女性明顯比男性來得多。

在國內的研究中,林藍萍(2007)以文獻探討的方式分析了國內及國外有關老人憂鬱症的盛行率之數據,結果發現在美國約有15%的老年人人口受憂鬱症的影響,而台灣老人憂鬱症之盛行率根據林口長庚醫院及高雄醫學大學分別於1997年與2000年期間的研究發現約有12.9%到21.7%的盛行率,其中重度憂鬱症達6.2%,輕度者為6.8%到15.5%,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以上。可見,隨著老年人人口的增加,老年人患有憂鬱症的情形也隨之增加,因此,老人憂鬱症之早期發現、早期預防就變得更為重要。除此之外,呂淑妤與林宗義於1995年針對南部1221位社區老年人進行憂鬱症盛行率調查,發現該地區之盛行率為31.3%(呂淑妤、林宗義,2000);張明永等學者對台灣社區1500位老年人進行憂鬱症盛行率調查發現約有21.2%(Chong et al., 2001);林怡君等學者(2004)針對新店地區機構內之老年人及非機構之老年人進行憂鬱症盛行率調查,結果發現在機構老人憂鬱的盛行率是39.2%,而社區老年人患有憂鬱症盛行率為29.5%;此外,Ku等人針對台東灣947位年長的退伍軍人進行憂鬱症盛行率調查,結果發現該地區之盛行率為35.5%(Ku, Liu, & Tsai, 2006)。

五、  老年人憂鬱症之臨床特徵

早期,MacDonald認為常見的老人憂鬱症狀包括: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缺少精力、睡眠障礙與動作緩慢(MacDonald, 1986)。接著,Bell等人研究發現老人憂鬱症患者常出現慢性疼痛、慮病等身體化的問題(Bell & Goss, 2001)。在國內的學者,如廖以誠等人(1995)、張國榮與張敏(1997)、張耀文等人(2006)指出,老人憂鬱症常見的症狀包括:身體症狀抱怨、記憶力變差、以及合併精神症狀。施春華等人(2005)針對嘉義縣老年人進行社區老人憂鬱狀態與其影響因素之探討發現,有24.2%的老年人個案過去一週曾有憂鬱症狀,其中,女性、未就學、低家庭收入、有身體疾病、及缺少社區活動參與者其憂鬱症狀較明顯;而且以「社區參與」為主題的介入處遇方案進行研究發現,經常參與社區活動者其憂鬱症狀程度明顯地低於較少參與活動者。因此,「社區參與」對老人憂鬱症之預防有一定的功效。

   近幾年發現,朱哲生等人(2010)認為,老人憂鬱症與成人憂鬱症之診斷標準相同,但老年人在臨床上較出現有物體上的抱怨,他們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體症狀上,因此,常見的主訴有失眠和食慾的改變,而典型的情緒低落反而不是老人憂鬱症患者的主訴。朱哲生等人更建議,當老年人符合以下狀況時,都必需先懷疑患有老人憂鬱症的可能:(1)以身體症狀反覆回診(例如:長期的慢性疼痛、疲倦、頭痛、無法解釋的腸胃道不適等);(2)獨居老年人、社會支持及家庭支持較弱者;(3)因內科疾病或開刀後數日仍拒絶出院、或拒絶接受進一步治療處遇者。這些特性都能懷疑老年人患有老人憂鬱症。

   根據「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及「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對憂鬱症之診斷標準如下:

1. 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手用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V)所述,情感性疾患中的重鬱發作是指個人出現憂鬱症狀持續至少兩週或以上,並且出現(1)或(2)其中一項,合併其他症狀五項(或五項以上)者,這些症狀包括:(1)憂鬱心情,幾乎整天都有,幾乎每日都有,可由主觀報告或由他人觀察;(2)在所有或幾乎所有的活動,興趣或喜樂都顯著減少,幾乎整天都會,幾乎每日都有;(3)非處於節食而明顯體重下降,或體重增加;或幾乎每天都食慾減少或增加;(4)幾乎每日失眠或嗜睡;(5)幾乎每日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6)幾乎每日疲累或失去活力;(7)幾乎每日有無價值感,或過份或不合宜的罪惡感;(8)幾乎每日思考能力或專注能力減退、或無決斷力;(9)反覆想到死亡、重覆出現無特別計畫的自殺意念、有過自殺嚐試、或已有實行自殺的特別計畫。以上症狀能造成個人臨床上重大痛苦,或損害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

2. 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ICD-10)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所述有關情感性疾患的診斷準則,將憂鬱症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而重度更分為有伴隨精神性症狀及沒有伴隨精神性症狀。其主要症狀包括:憂鬱心情、幾乎對所有的活動的興趣或喜樂都顯著減少、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食慾減少或增加、疲累或失去活力、專注能力減退、罪惡感或無價值感、自尊心或自信心減退。

所謂輕度憂鬱症(mild depression),是指個人患有兩至三項之症狀;中度憂鬱症(moderate depression)指個人患有四項以上之症狀;重度憂鬱症沒有伴隨精神性症狀(Severe depressive episode without psychotic symptoms)是指個人有很嚴重的憂鬱心情,且產生低自尊及罪惡感,甚至有自殺的意念,以及身體上的抱怨;重度憂鬱症有伴隨精神性症狀(Severe depressive episode with  psychotic symptoms)是指個人於憂鬱發作時也出現妄想、幻覺、運動遲滯、饑餓及脫水、自殺,其症狀己足夠造成個人生活上重大痛苦,或損害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

可見,不論是「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或「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對憂鬱症之敍述都很相似且一致,只是「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在症狀在不同水準上的表現有更具體之敍述。

六、  老年人自殺之防治

老年人自我傷害與自殺不僅是使個案喪失生命,更對社會及家庭造成很大的影響,除了原有對自殺這議題的污名化影響之外,老年自殺個案對家屬所引起的相關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睡眠障礙等疾病的比例,會較一般大眾族群來得高,可見,老年人自我傷害與自殺此議題對社會及家屬影響深遠。一般而言,老年男性較女性易使用強烈且致命的方式自殺;此外,隨著年齡增加,男性自殺率增加的狀況也比女性來的高且多。因此,老年人的自殺問題不可忽視。

楊詠仁等人(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2008)綜合許多研究發現,社會關係較孤立或社會網絡資源較薄弱的老年人較易出現自殺行為;而經濟能力喪失與貧窮,以及相關原因如退休及憂鬱症狀與身體疾病,這可能是與自殺行為較為主要相關的因素。所以,若在老年期出現與老年人的主觀或客觀的失落感有關的社會與經濟事件,如喪偶、喪子、巨大的經濟因難等,且這些事件會引起老年人的孤獨感與無主及無助感時,都要特別注意老年人是否出現死亡或自殺意念,以預防老年人自殺的發生。同樣地,獨居老年人在自殺的危險因子上與其他老年人自殺的原因相類似,只因獨居老年人較一般老年人缺乏支持系統,故其自殺死亡率較其他老年族群為高。所以,提昇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系統,以及家屬或社區所給予的關懷,將有助於預防老年人自殺的問題。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所推廣的『1問、2應、3轉介』自殺防治技巧,所謂『1問』,即我們可以主動關懷與聆聽,嘗試去關心他們;『2應』指我們對於求助者的傾訴,我們可以作出適當的回應,並支持、鼓勵他們,甚至可以告訴他們活著的意義等;而『3轉介』即幫助求助者轉介給專業人員,如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等,或可介紹到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或醫療院所尋求相關的心理諮詢或輔導。我們應多多利用此口訣,來幫助及關心我們周遭的老年人,讓金門成為快樂的養生島。最後,自殺防治不論是針對老年人或成人或青少年,這並不僅是專業人員的責任,它更是我們人人的責任,讓大家一同發輝守望相助的精神!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內政部統計處(2011)。民國一○○年第二週內政統計通報(99年底人口結構分析)。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2月15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4943

內政部統計處(2011)。內政統計年報。戶政:人口年齡分佈。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3月6日。網址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1.xls

行政院衛生署(2011)。衛生統計系列(一)死因統計:99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10月25日。網址: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_no=11962&class_no=440&level_no=4

孔繁鐘、孔繁錦(2000)。情感性疾患。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163-165頁)。臺北市:合記圖書出版社。

呂淑妤、林宗義(2000)。南部社區老人憂鬱症狀盛行率及相關因素研究。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9(2),50-60。

莊凱迪、蔡佳芬(2008)。老年人的憂鬱症。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3(2),182-190。

林怡君、余豎文、張宏哲(2004)。新店地區機構和非機構老人憂鬱情形及相關因素之調查。台灣家醫誌,14,81-93。

林藍萍(2007)。老人憂鬱情形:流行病學與防治策略初探。台灣老人保健學刊,3(1),53-64。

張智欽(2009)。運用資料採礦技術探討老人憂鬱症狀之相關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研究所,高雄市。

張國榮、張敏(1997)。老人憂鬱症治療。國防醫學,25,229-233。

張耀文、高東煒、黃宗正(2006)。老年憂鬱症。長期照顧雜誌,10(3),207-215。

朱招生、葉慶輝(2010)。老人憂鬱症。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5(6),226-233。

廖以誠、葉宗烈、柯慧貞、駱重鳴、盧豐華(1995)。老年憂鬱量表-中譯版之信效度初步研究。彰基醫學雜誌,1,11-17。

施春華、侯淑英、楊明仁、張麗珍、張自強、黃俊仁(2005)。社區老人憂鬱症狀的流行病學及活動參與介入之成效。實證護理,1(1),29-34。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2008)。老人心理衛生與自殺防治。台北市:楊詠仁、賴德仁、黃正平。

英文部份

WHO(2011).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Version for 2007, from

Bell, M., & Goss, A. J. (2001). Recognition,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geriatric nursing home residents. Clinical Excellence for Nurse Practitioners, 5(1), 26-36.

Berkman, L. F., Berkman, C. S., Kasl, S., Freeman, D. H., Jr., Leo, L., Ostfeld, A. M., et al. (1986). Depressive symptoms in relation to physical health and functioning in the elderl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24(3), 372-388.

Blazer D. G., Swartz, M., Woodbury, M., Manton, K. G., Hughes, D., & George, L. K. (1988).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epressive diagnoses in a community population. Use of a new procedure for analysis of psychiatric classificat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5(12), 1078-1084.

Chong, M. Y., Tsang, H. Y., Chen, C. S., Tang, T. C., Chen, C. C., Yeh, T. L., et al (2001). Community study of depression in old age in Taiwan: prevalence, life events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ion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8(1), 29-35.

Ku, Y. c., Liu, W. C., & Tsai, Y. F. (2006).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veterans home elders in Easter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1(12), 1181-1186.

MacDonald, A. J. (1986). Do general practitioners “miss” depres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ed.), 292(6532), 1365-1367.

Murrell, S. A., Himmelfarb, S., & Wright, K. (1983).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its correlates in older ad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17(2), 17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