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局長 陳天順
◇ 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的演變
近年來,已開發國家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逐漸下降,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症或狹心症)占了一半以上。美國統計也顯示,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也逐年下降。但是在台灣、金門包含冠心病的心臟病發生率卻沒有明顯下降,所以在冠心病的預防及治療上仍有需要努力的空間。以去年(101年)為例,緊急後送轉診赴台就醫之冠心病統計約有30幾位,今年春節年假九天就有3位鄉親因冠心症而坐直昇機緊急後送轉診赴台就醫,很遺憾的另有1位因病發於夜間而猝死來不及送醫,所以冠心症的預防及及早檢查診斷、早作治療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 如何針對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做預防工作
冠心病就是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因血管硬化發生阻塞,冠心病的臨床表現有兩個面向:第一個是漸進性的病變,冠狀動脈血管的內腔因為血管硬化班塊逐漸增大推擠而變得狹窄,造成血流不順暢,病人活動時或勞動時因為心肌血液供應失衡而產生心絞痛;第二個是急性發病,因為動脈硬化斑塊表面破裂或糜爛損傷而引發急性血栓,當急性血栓堵塞血管阻斷血流,就會很快造成下游的心肌嚴重缺氧,一旦血流阻斷超過20、30分鐘以上,就會導致心肌壞死,也就是急性心肌梗塞。
大範圍的急性心肌梗塞甚至會引發致命的心律不整而危及生命,造成猝死。就算這二種情形都沒有發生,心臟長期處於缺氧狀態,最終也會造成心臟衰竭或引發心律不整而危及生命。
從先天遺傳體質、加上後天飲食及生活習慣失調,造成血管硬化阻塞,最終導致冠心病,甚至因為急性心肌梗塞而致命,若能在此過程多加注意預防,應該可以避免許多遺憾發生。
事實上,從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一直到發生心血管事件,中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也就是說;從預防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把控制冠心病的危險因子視同為整體治療的一部份。雖然冠心病有些是無法改變的因素,如:年齡、性別、遺傳體質等;但幸好也有很多是可以控制或改變的,如:吸菸、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肥胖、飲酒、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等;後者也是目前預防冠心病的核心標的。
美國心臟學會在2010年提出早期預防的觀念,建議應該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控制冠心病的危險因子,此階段的預防工作稱為初始預防(即健康促進)。青少年及青壯年,如能注意以下7要點,罹患心血管病的機率將會大幅減少:戒菸、減重、體能活動、健康的飲食型態、控制膽固醇、血壓及血糖在正常範圍。但是根據美國國內的調查發現,能夠做到以上7要點的成年人,一個也沒有,最多也只做到6項。
最近研究也顯示,40、50歲的中年人有吸菸、糖尿病、血壓大於120mmHg、總膽固醇大於180mg/dL四項危險因子者,其終年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遠高於沒有這些危險因子的中年人,即便只有1項危險因子,其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幅增加。所以美國心臟學會認為不僅要教育醫師,更要教育老百姓,希望藉由推動早期預防工作,在20年內將冠心病的發生率減半。
若在血管已有動脈硬化但尚未產生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等嚴重心血管事件之前做預防工作,稱為初級預防(預防「初病之病」);一旦已經發生嚴重的心血管事件、為了亡羊補牢,避免復發事件所作的預防工作,就稱之為次級預防(預防「已病之病」)。人人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但知易行難,多半的人都是到了發病之後才警覺到事態嚴重。所以現代醫療資源絕大多數都投在治病和次級預防上,就醫療經濟的角度來看效益是很差的,應該設法改善,多做些初級預防,甚至是初始預防(健康促進)的工作。
◇ 冠心病的早期診斷、可以減少緊急後送
100年開始縣府開始補助有冠心病高風險的金門鄉親,能夠免費做128切電腦斷層檢查心臟鈣化及阻塞的程度,若鈣化指數高於400,便轉介赴台做心導管,這項檢查健保可給付,若診斷有心臟血管硬化及狹窄,便可做內科治療或裝置支架,預防阻塞或做心血管繞道手術,可減少未來急性心肌梗塞的發作或猝死。過去2年來,每年都有近200位鄉親可以得到免費補助,大致有10位左右,已經到了可以做心導管的必要,及早轉診赴台治療,每年可以減少未來因緊急心肌梗塞發作而緊急後送。
◇ 心導管設施待新醫療大樓完工後,將規劃設置
心導管設備及專業人員之培訓,將納入新醫療大樓重要配備,能夠在金門執行心導管檢查及裝置支架,是減少後送及治療心肌梗塞重要的醫療建設,衛生署已經請金門醫院提出空間規劃整理,人員之招募培訓、及心導管規格配件之採購計畫,金門醫院正積極進行中,期待明年署立金門醫院心導管室可以建置完成啟用,以落實重症醫療在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