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期:102-04-25

做一個快樂的孕婦~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梁嘉琳  撰



    在這吉利的龍年,大家紛紛投入生龍子龍女的行列,讓今年更喜氣洋洋。在每一個家庭中除了添加新成員之外,更賜予這些家庭更多的歡樂與責任。

        在去年年底,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特為每位懷孕的女性,編寫了一篇有關「孕產期婦女之情緒管理」,在主題的含意之下,讓我們對懷孕與生產期的婦女需投注更多的關愛。在這懷胎十月的懷孕與生產過程中,對每一位準媽媽或家庭來說,是生命中重要的階段,因為孕婦和產婦本身需要面對的不僅是身體上和心理上的變化,還有家庭內的微妙改變,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可能會令孕產婦本人、其丈夫或每一位家庭成員措手不及,因此,若大家能對孕產期有正確的了解與認識,進而提昇自我調適或對孕產婦有適時的陪伴與協助,促進心理健康。

(以下內容為摘錄自「孕產期婦女之情緒管理」)

一、孕產婦身心變化

        在這個階段,女性在生理方面有著極大的壓力,除了體內荷爾蒙的變化、生產過程的痛苦及體力消耗之外,同時在心理及社會方面也承受著角色變換及生活調適的壓力。

        懷孕的生理變化

        孕產期間,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因懷孕而產生的荷爾蒙與生理機能改變而受影響。這期間的荷爾蒙變化包括:雌二醇(estradiol)、黃體素(progesterone)、雄性素(androgen)、甲狀腺素(thyroid hormones)等,這些荷爾蒙的變化會造成激動、憂鬱、幻覺、妄想及譫妄等症狀。此外,孕產婦在懷孕期間也會出現身體不適及一些身體變化,這些變化的常見症狀如下:

*  體重增加

*  心跳頻率增加

*  呼吸次數增加

*  頭暈貧血

*  水腫

*  唾液分泌增加

*  牙齦腫脹疼痛

*  噁心嘔吐

*  胃蠕動及胃液分泌減少

*  食道逆流

*  脊椎、頸肩、上背酸痛

*  骨盆關節鬆脫

*  妊娠紋

懷孕的心理變化

1.     第一孕期(懷孕12週前)

1)     為了確定懷孕密切觀察身體變化,對胎兒感到很不真實。

2)     出現身體不適,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3)     可能認為自己還沒做好準備,即使懷孕是計劃中的,仍會感到矛盾,喜憂參半。

2.     第二孕期(懷孕12-28週)

1)     第二孕期初覺胎動時,開始感受到胎兒的存在是一個真實的個體,感到興奮並接受懷孕的事實。

2)     在身體、心理上,逐漸與胎兒形成「母子一體」的感覺,使孕婦覺得自己有責任愛護、保障胎兒的健康及安全。

3)     孕婦也會開始注重胎教,生活重心及話題集中在胎兒。

3.     第三孕期(懷孕28-40週)

1)     孕婦對自己身體的感受更清楚,且對這種改變會出現愛恨交加的感覺。

2)     因體重增加造成行動不便,身體容易疲憊不適,需要更多休息,感覺懷孕愈後期愈辛苦,會期望預產期趕快到來,擔心生產的疼痛與危險性。

3)     注意力的焦點放在分娩事件上,會有不好的幻想造成壓力,情緒較脆弱,容易感到被拒絶、有失落感和焦慮。

根據調查,「胎兒健康」為孕期主要壓力來源。由於現代人晚婚、晚生育,因此胎兒健康以及孕期中的不適,會讓孕婦們格外敏感,稍有異常就會感到特別緊張、擔憂,甚至有明顯的焦慮表現。另外,受到全球景氣衰退的影響,家庭經濟也成為現代父母在面臨生兒育女時,必須承擔的一項重大壓力,尢其雙薪家庭的普遍,孩子的托育問題也是令現代父母相當煩惱的事項。



二、產後情緒障礙:篩檢與診斷

        如同其他的身體或心理疾病一樣,產後精神疾患在壓力之下較容易惡化。懷孕及生產所帶來的對母親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照顧嬰兒的負擔皆是很明顯的壓力源,當然也同時包括其他社會心理壓力的來源。一般導致女性在懷孕與生產階段之身心障礙、產後的心理問題及精神疾病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且通常較少被診斷,及未被有效治療,此為孕婦與家屬帶來困擾。

        產後精神疾病依嚴重度由輕而重來區分:產婦憂鬱(maternity blues)、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及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三類。

1.     產婦憂鬱

指生產後發生情緒輕微波動,為產後非常常見的情緒變化狀態,發生率約50-80%。其嚴重度最為輕微,且不會造成心理社會功能的障礙,因此,通常並不被視為一種疾病。

典型症狀包括心情悲傷、容易落淚、情緒不穩、緊張、煩躁不安、易怒疲倦、頭痛、失眠及胃口不佳等。這些症狀通常在產後大約3到5天到達高峰,產後數星期後消失。症狀如果超過2週,需要作進一步的評估,尋求專業的協助。

2.     非精神病性的產後憂鬱症

通常在生產後第二至第三週開始逐漸發生,症狀與「產婦憂鬱」類似,只是症狀更多樣化、更嚴重、發作時間更久,有時候甚至拖到產後第四或第五個月症狀才會表現得較明顯。

典型症狀包括常會覺得心情低落,凡事都提不起興趣、食慾減低且失眠、思考及注意變差、罪惡感及無助無望感、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殺傾向。

3.     產後精神病

這是最嚴重的一種產後精神疾病,此病的發生率較低,約為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因此婦產科醫師所見不多,但在精神科門診卻常可見到。

典型症狀包括初期可能會有失眠、自我感喪失、坐立不安及情緒不穩定等症狀;接著很快地出現明顯的幻覺、妄想及意識混亂;其妄想內容常有被害妄想,甚至有時會覺得嬰兒有畸形或死亡的妄想。

        根據國外研究報告,患者約有5%的自殺率及4%的殺嬰率,因此積極的治療絶對是必要的。一般而言,若經過治療,預後情況都不錯。因此,若發現孕產婦在產前後有情緒上的困擾,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以獲得合適的治療。



三、孕產期之調適及照護

        懷孕期母性任務的發展

*  確保自己及胎兒在懷孕、分娩及生產的過程中,能安全順利地進行:

*  使重要的家人接受新生兒:

*  認同胎兒成為自己的一部份,情緒上與胎兒連成一體:

*  學習對孩子貢獻自己:



成為一個母親

        成為一位母親的變化和適應情形,有四個階段的過程:

1.     懷孕期:承諾和準備。

2.     產後2週:了解認識、實踐及體力恢復。

3.     產後第2週到4個月:接近正常化。

4.     產後約4個月:母親認同的統整。



孕婦在認同母親角色的行為表現

*  模仿:主動模依學習他人具母親形象的行為,如作母親的一些動作、言辭、及照顧孩童的技巧等。

*  角色扮演:藉著照顧他人嬰兒的角色扮演(role play)方式,來執行母親的角色,練習做一個母親。

*  幻想:將母親的角色內化,會幻想各種有孩子的情況而如何去扮演好母親的角色,並推敲自己在角色中的情形。

*  接受:孕婦藉由尋找角色模範與自我相比對的過程,從中選擇合適自己的母親角色模式,合適則加強,不合適則拒絶。

*  哀傷:在接受一個新角色時,須捨棄自己以前的角色或加以修正。心理與角色上的變化無法完全回復到懷孕、生產前的狀況。



孕婦如何調適

*  規律產檢,尋求專業指導與諮詢。

*  必要時請醫師進行篩檢,以評估並提供高危險妊娠的照護。

*  適當的體重管理。

*  良好的飲食習慣。

*  非藥物性的舒緩壓力的方法:補充Omega 3 fatty acid(深海魚油)、針灸、瑜珈、温水泡澡、按摩、芳香療法、規律的運動、充足的睡眠。

*  對懷孕有正確的認知。

*  不放棄充實的生活。

*  嘗試找人傾訴、分享心情。

*  堅定信心、面對問題。



準父親對懷孕的反應及適應

1.     預告期

未被確定懷孕診斷前,無論是否為計畫中懷孕都會感到壓力,尚無法真正參與懷孕,現階段重點為接受懷孕事實。

2.     延緩代償期

準父親意識到懷孕事實,心理上無法接受懷孕事實而徘徊,常與孕婦產生心理距離而致婚姻壓力及溝通不良,重要工作是自我調適並接受妻子懷孕。

3.     焦點期

認為配偶懷孕是一件重要的事,體會孕婦感受、幻想孩子模樣、描繪自己未來爸爸的樣子、對生產過程有害怕壓力,主要的任務是與孕婦協調角色、確認父親角色、參與配偶懷孕過程。

       

        準父親如何自我調適

*  多與妻子溝通、討論所預期的改變,並表達自己的感覺,例如害怕之事、表達對妻子身體改變的感覺、孕育孩子的感覺等。

*  與醫護人員討論,尋求協助,討論持續的擬娩症候群,探討準父親的感覺等。

*  夫妻一起定期產檢,共同練習拉梅茲生產法(Lamaze);居家工作,互相幫忙。



產後憂鬱對子代教養及早期母嬰互動的影響

*  產後憂鬱母親會出現過度控制性的互動形式。

*  較常使用粗魯的拉及戳方式對待嬰兒,較少是温柔親切的方式。

*  聲音表現上使用較長的語調、較多負向情緒的呈現。

*  較少與幻兒一起閱讀、唱歌、說故事或玩遊戲。

*  減少哺餵母乳,改用其他副食品,較少提供嬰兒預防性的健康照護,而使用嚴厲性的處罰。

*  這些也可能造成新生兒睡眠障礙、較多哭泣與煩燥不安,及幼兒不安全依附的情形。



產後照顧

*  足夠的休息。

*  請家人和朋友幫助。

*  均衡飲食。

*  定期運動。

*  可參與母親或產後的支持小組或團體。

*  產後恢復工作至少需要六個星期以上,不宜過早。

*  當出現下列症狀,應即刻尋求專業醫療協助:產後情緒低落在2週內沒有緩解或憂鬱症狀更加嚴重明顯,注意母嬰之互動;家事或是工作能力下降,無法照顧自己或小孩;脫離現實不合理的想法或出現幻覺;當覺得失去控制或擔心自己會傷害寶寶或想要傷害自己或寶寶時,不要害怕應立即尋求協助。



在懷孕的過程中,若感到心理或生理上的不適,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進行相關的檢查;另若在心理或情緒上感到不適應,可向本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尋求心理諮訽協助。自今年始,本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將提供個別心理諮商服務,若有需要之民眾可致電(082)337885洽梁小姐查詢,該服務將依個案之需求來安排心理師為民眾提供心理諮商服務。



資料來源:

廖士程、林素如、陳彥伶、蔡佩樺、郭熙宏等人(2011):《孕產期婦女之情緒管理》。行政院衛生署全國自殺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