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課 楊自強
壹:前言
由於公共衛生之進步,國人平均餘命延長,又因社會結構價值觀之變遷,生育率下降,加速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金門老年人口比率逐年增加,至民國98年底,老年人口達1萬1千337人,占總人口9萬3千803人之12.09%。隨著老人人口快速成長,慢性病的盛行率也急遽上升。故如何增進及維護老人健康,減少慢性病或併發症之發生,提高其生活品質,為我國公共衛生之重要議題。
爰此,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自民國96年開始,積極鼓勵社區團體推動老人健康促進,養成老人自我健康管理之生活習慣,建構健康之生活環境,以預防疾病、延緩病程,過健康好生活,並舒緩人口結構老化所帶來的衝擊,本局基於實踐上敘述理念,積極辦理地區老人健康促進之活動,期望對地區老人健康做出關鍵貢獻。
貳:目的
養成老人自我健康管理健康生活習慣,建構健康環境之理念,促進老人健康並提高其生活品質,以利早期預防或減少慢性病及其併發症之發生,增進老年人的體能及促進心肺功能,增強肌肉耐力及身體的柔軟度,還可控制體重、幫助脂肪的消除,減少老年人肌肉組織的喪失,以及慢性病的危機及預防跌倒。
因此,在高齡化的社會趨勢中,協助老人進行適當而正確的健康體能促進,維持身體基本功能,減少老人疾病的產生,提昇老人身、心健康,可以讓年長的老人活的開心、活的健康,因此有效增進或維護老人健康,可減少慢性病或併發症之發生,提高其生活品質。
參:目標對象
65歲以上老年人
肆:活動內容
此次計劃結合三鄉鎮(料羅、金寧、金城)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與教育部樂齡學習資源中心共同推動老人健康體能促進活動,養成老年人口之規律運動習慣。運動項目:健走、伸展操、跆拳有氧、八段錦養身操、太極有氧、毛巾操、土風舞、手指十巧操、木球。
本次規劃以活動前實施前側,測試老年人對於健康體能促進的認知率及身體活動機能值(平衡、肌力、柔軟度、反應、心肺功能之能力)。透過衛教宣導及針對老人族群設計適合之運動項目(共設計4種運動項目,每種持續4週,期程:為期三個月)的持續推動後實施後側,測試活動動前與活動後之認知率及身體活動機能值之變化。
伍:成果效益
本次結合三鄉鎮(料羅、金寧、金城)健康營造中心結合教育部的樂齡學習中心共同推動老人健康體能促進活動,促進老人自我健康管理與良好生活習慣,鼓勵老年人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增進老年人的體能及促進心肺功能,增強肌肉耐力及身體的柔軟度,還可控制體重、幫助脂肪的消除,減少老年人肌肉組織的喪失,以及慢性病的危機及預防跌倒。
針對65歲以上之老人族群設計適合之運動項目(共設計4種運動項目,每種持續4週,期程:為期三個月)的持續推動後實施後側,測試65歲以上之老年人身體活動機能值(平衡、肌力、柔軟度、反應、心肺功能之能力)前後測之變化如下表一至表二:
檢測項目 |
檢測目的與功能 |
1. 單腳站立 |
平衡能力(靜態) |
2. 30秒坐站 |
腿肌力(下肢肌力能力) |
3. 雙手背後相扣 |
柔軟度 |
4. 2.44公尺坐走 |
反應能力(動態平衡能力) |
5. 2分鐘屈膝抬腳 |
心肺功能 |
測驗項目、檢測目的與功能表
|
|
個數 |
測驗結果 |
標準差 |
平均數的標準誤 |
平衡能力 (單腳站立) |
前側 |
62 |
13.1640秒 |
12.93543 |
1.64280 |
後側 |
62 |
22.6089秒 |
21.01950 |
2.66948 |
腿肌力 (30秒坐站) |
前側 |
62 |
12.7258次 |
4.50926 |
.57268 |
後側 |
62 |
17.8710次 |
5.51446 |
.70034 |
柔軟度 (雙手背後相扣) |
前側 |
62 |
-3.4145公分 |
10.80334 |
1.37203 |
後側 |
62 |
-1.9726公分 |
11.24798 |
1.42850 |
反應能力 (2.44公尺坐走) |
前側 |
62 |
9.5384次 |
4.61025 |
.58550 |
後側 |
62 |
7.5589次 |
3.92523 |
.49851 |
心肺功能 (2分鐘屈膝抬腿) |
前側 |
62 |
96.5000次 |
38.58979 |
4.90091 |
後側 |
62 |
116..9677次 |
42.93990 |
5.45337 |
老人健康體能促進身體活動機能值統計表
從上表中得知,透過為期三個月的持續推動後實施後側,測試65歲以上老人(62人)之身體活動機能值,前後測之相較如下:
1. 單腳站立(平衡力):
由平均13.1秒進步到22.6秒平均增加9.5,結果顯示經過持續規律的運動養成後,參與活動之老年人增加72%之平衡能力(量)。
2. 30秒坐站(腿肌力):
由平均12.7次進步到17.8次平均增加5.1,結果顯示經過持續規律的運動養成後,參與活動之老年人增加49%之肌力(量)。
3. 雙手背後相扣(柔軟度):
由平均-3.4公分進步到-1.9公分平均進步1.5公分,結果顯示經過持續規律的運動養成後,參與活動之老年人增加129%之柔軟度(量)。
4. 2.44公尺坐走(反應能力) :
由平均9.5秒進步到7.5秒平均進步2秒,結果顯示經過持續規律的運動養成後,參與活動之老年人增加21%之反應能力(量)。
5. 2分鐘屈膝抬腳(心肺功能) :
由平均96.5次進步到116.9次平均增加20.4次,結果顯示經過持續規律的運動養成後,參與活動之老年人增加43%之心肺功能(量)。

伍:結語
本次老人健康體能促進活動透過為本局之規劃下,針對65歲以上之老人族群設計各項適合之運動,且持續推動三個月後,結果顯示老年人各項身體活動機能值(平衡、肌力、柔軟度、反應、心肺功能之能力),透過持續規律的運動養成後,均有明顯之提升且進步,明年度將持續推展,且擴大至其他村里運動點,期許由點而線而面的方式下,增加老年人養成規律運動之人口數,增進老年人的各項身體活動機能,減少老人疾病的產生,提昇老人身、心健康,可以讓年長的老人活的開心、活的健康,因此有效增進或維護老人健康,可減少慢性病或併發症之發生,提高其生活品質。